你对内眦赘皮了解多少?

2020-10-14 16:56:35

王卫之
王卫之 主任医师

擅长:口腔粘膜常见病如复发性口疮、扁平苔藓、唇炎等及口腔粘膜疑难杂...

内眦赘皮表现为内眦处有一竖着向的肌肤皱襞遮盖内眦角及少许球结膜,多为先天性少数为后天性。先天性内眦赘皮在新生儿多见,随着生长发育,鼻骨逐渐长高,内眦赘皮多自然减少或消失,少数患者则仍鲜明,甚或伴有上睑下垂、小睑裂、倒睫或眉部畸形等异常。

一、内眦赘皮的概述: 内眦赘皮是指在内眦角内侧方自上而下呈顺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状肌肤皱褶,使内眼角圆顿,给人一种眼裂缩小的感觉。

内眦赘皮与种族差异有密切的关系。最多见于中亚、北亚、东亚等地区的蒙古人种中,故又称“蒙古赘皮”,是亚洲人眼睛的特征之一。因内侧赘皮的存在,重睑皱折的内侧不能显现,故亚洲人的双眼皮大都呈所谓的“半双”眼皮,外观缺少美观。

二、内眦赘皮的分类: 内眦赘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内眦赘皮,临床上依据内眦赘皮的走行,分为三型,即上睑型、内眦型、倒向型。在原发性内眦赘皮中,若伴有上睑下垂、小睑裂及鲜明的内眦间距加宽者称为眼睑综合征,同期合并眉部畸形者称睑眉综合征,无别的异常者为单纯性内眦赘皮。此外,内眦赘皮患者常同期伴有倒睫,甚至眉部畸形。

继发性内眦赘皮多由机械性外伤、烧伤、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部分疤痕挛缩牵拉所形成,多为单侧,常伴有邻近结构的损伤。

原发性内眦赘皮是一种多见的,也是一种遗传的眼病,常为双侧性,双眼对称或轻重不一。在我国幼儿及儿童约有1/3存在不同程度的单纯性内眦赘皮,随着年岁的变大和鼻部的发育变高,内眦赘皮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因而,矫正赘皮畸形一般须待孩子发育后进行。

三.内眦赘皮的诊治: 内眦赘皮矫正的目的是移除内眼角的肌肤波褶,露出泪湖和变大眼裂。诊治时,只有在青春期后单纯的内眦赘皮仍鲜明者才需手术诊治。一般在行重睑术的同期行内眦开大术,轻者可首先剪开赘皮后缝合肌肤切口即可,较重者应行“z”字改形术或其它皮瓣法修复。虽然术后可能在内眦部肌肤上遗留下切口的印迹,但经手术开大的眼裂会使眼睛增色许多。

多见的内眦赘皮矫正手术妙招有:

(1)内眦部肌肤切除法:适用于范围不大的内眦型赘皮患者,妙招为单纯切除内眦部有余的肌肤,稍加剥离后,向鼻背部牵引内眦部肌肤,露出内眦角之后缝合肌肤。这种手术妙招结果不太满意,目前已很少用。

(2)“Y-V”缝合法:适用于轻型内眦赘皮患者。其妙招为在内眦部做横“Y”形切口,尺寸按必要定,左右的宽度一般应大于睑裂。将赘皮向鼻侧牵引缝合,缝合后创面呈横“V”形。

(3)Blair-Brown氏法: 适用于较大的内眦型赘皮患者。妙招是在内眦部做切口,剥离成两个三角形皮瓣,深至内眦韧带,将内眦韧带向鼻侧靠拢缝合,将两瓣尖向鼻侧牵引,缝合在横切口的顶端,最后依次缝合各肌肤创缘呈“∈”形。

(4)平贺法: 适用于内眦型赘皮患者。妙招是在内眦部做一“>”形切口,剥离皮瓣,内眦部固定一针,赘皮松解。将眦点左右突起的肌肤切除,然后缝合成“<”形。

(5)“Z”成形术法: 适应于各种内眦赘皮患者。妙招为在内眦部做“Z”形切口,剥离切口四周皮下结构,做成两个三角形皮瓣,将两皮瓣交换地方后,缝合各肌肤创缘。目前临床上又常分为多种具体的手术妙招,一般依据患者的不同现象,具体采取不同的“Z”成形手术法。

(6)Mustarde氏法(四瓣成形术法):这是目前较常采纳的手术妙招,疗效较好。适用于倒向型,内眦型赘皮,合并内眦间距增宽、小睑裂和上睑下垂患者。妙招是在内眦部做四个皮瓣,交换地方后缝合。

(7) Speath皮瓣矫正法: 适应于内眦赘皮合并轻度下睑外翻者。妙招是在内眦部上睑内侧做一个舌形皮瓣,剥离后将其旋转移位于下睑的肌肤缺损区,缝合创缘。

8

友情链接

京ICP备2021018241号-2